| 图片 | 札记 | 留言 | 朋友 | 作者 | 检索 | 更新 |

     
  百年好合  
 


清晨,在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的五星村,巨大的椰树隐藏在日出前深蓝的夜空中。除了远处的蛙声和虫鸣, 隐隐能够听到几百米之外南海的汹涌海浪,四周一片寂静。六点不到,一束桔黄色的灯光透过老屋的窗棂照到小院里,104岁的罗开明与105岁的吴关风这对百岁寿星夫妻和往常一样准时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虽然院子里早就通了自来水,老两口还是习惯从水井里提水洗漱。这时,聪明的鸡鸭早已聚拢到门外灯光处,小声叫着等着阿婆喂食。阿公则背着手,慢慢踱到屋后的一小片菜园开始给蔬菜浇水。这片大约三分地的菜园,供给了老两口的日常蔬菜。从播种到收获,每样工作阿公罗开明都是亲自动手,从不要别人帮忙。
  罗开明与吴关风都是五星村的普通农民,像他们这样的百岁老人在长寿之乡万宁市有一百多位。在第四届全国百岁夫妻排行榜中,他们以209岁的总年龄排名第七。夫妻二人一辈子捕鱼种田,育有两男两女,如今已是五代同堂,全家121口人。罗阿公除了近年听力有些衰退外身体非常健康,两年前还能挑着几十斤的担子步行去六公里外的镇墟上卖菜; 如今不仅亲自下地种菜,还经常坐风采车去镇上买肉买鱼。年纪稍长的吴阿婆耳不聋眼不花,思维迅捷清晰、风趣幽默;虽然驼背却丝毫不影响她做饭干活儿,而且还能穿针引线,连衣服都是自己缝补。阿婆很喜欢说话,还很大声,阿公则话很少,一直在听阿婆讲,但在过田垄或水沟的时候总是不忘牵一下阿婆的手。
  两天后,我初来时的新鲜劲儿全消失了,面对这对老夫妻不时在絮叨的方言,我一个字也听不懂。于是找来翻译,可有翻译在场,老人又很不自然。没办法,又把请来的翻译“撵走了”。于是,我几乎成了聋子和哑巴。随后的每一天几乎都是一样的:我只能看,看着白发苍苍的他们,每天都是起床,做饭、打水、拾柴、浇地,在村子里转悠……或者并排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杨桃树下,不讲话,就那样安静地坐在那里。
  老两口几十年来的日常起居如同钟表一般精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他们没有特别喜好的饮食,习惯一天两餐,和周围村民一样只吃些海里的小鱼及自己种的大米和蔬菜。阿婆煮什么,阿公就吃什么,每天晚饭时罗阿公还喜欢小酌一杯。阿公阿婆对生活满足而乐观,很少忧愁烦恼。虽然是百岁夫妻,阿婆生气了还会对阿公吼,我还亲眼看到她打了阿公几下,但矛盾最终总会以阿公的沉默而很快化解。夫妻俩共同的爱好——摸牌九,也因为年事渐高、缺少玩伴而改为“观战”。老俩口晚饭后偶尔到大儿子家打开电视看一会儿琼戏,这是近两年他们新培养的爱好。阿公阿婆每天晚饭后还要相互擦身,为了节约热水,他们还会在一个盆子里洗脚。
  罗开明与吴关风夫妇相濡以沫,已经携手走过了85 个年头。“百年好合”、“白头携老”、“儿孙满堂”这些婚礼中的祝词都因为乐观、健康和长寿已在他们身上一一实现。面对并不富足的现实生活,两位历经战乱和饥荒百岁老人十分满足和豁达。我问他们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足时,罗阿公回忆起1945年闹饥荒时的情景:那时村里饿死了好多人,自己心想哪天能吃上一顿米饭和肉,这辈子就够了。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这个愿望也实现了,可惜年纪大了也吃不下太多了……吴阿婆在一旁说:“我们的愿望都实现了,如果将来孩子们不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辛苦做工,能在家门口有工做,有饭吃,那就太好了”。
  暂时告别了北方冬天恼人的雾霾,来到五星村和两位百岁老人在南海边小渔村生活了十天。这里没有网络,语言不通,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每天的食物也仅限于自己的种植和捕获,安静下来就能听到大海的波涛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更加寂静的夜晚,几乎能够听见自己的心跳。一天又一天地看这对百岁夫妻八十多年来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看他们每天做农活家务,看他们对物质极低的需求和依赖,体会他们夫妻之间长久的相处之道……这对于一个开始步入中年危机的我,是一段如同禅修般的经历。
  再过几天,当地政府帮阿公阿婆翻盖的房子就要落成。阿公和阿婆每天都肩并肩坐在院子里的杨桃树下,充满期待地看着自己的新房一天天长高。他们不时会把混入沙子的草根小心地捡出来,甚至午饭时也要轮流到工地看看。阿婆笑着告诉我:“春节后,我们就要搬进新房子了!”。

 
 

 

 
     
 
注目礼 |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山东十人摄影展|
微 信
 
   
Copyright©2000-2016 注目礼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