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
札记
|
留言
|
朋友
|
作者
|
检索
|
更新
|
拍照的人太多了?
2010年12月初,我参加香港摄影节“四度空间”两岸四地摄影展。无意中得到一本2010年12月号的《摄影杂志》。本想带在身边,打发候机期间的无聊时光,却在杂志的第30页“摄影论点”栏目中,发现了摄影家佩德罗.梅耶尔的一篇文字《拍照的人太多了?》。这篇文字回答了我长期以来的困惑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在数码时代,面对越来越多的摄影者,我应该怎么做,怎么想。
我在2006年10月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期间曾经和佩德罗.梅耶尔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后来又在东方艺术馆买了一本它的签名画册,遗憾的是,当时我只留意跟在这个满脸白色胡茬的高个老头身后,拥有天使面庞和曼妙身材的妙龄西洋女郎。后来才得知他不仅是数码摄影的“先驱”之一,“中国通”罗伯特.普雷基先生的好朋友,还是著名网站
www.zonezero.com
的创始人。他身边的女郎,不是他的女儿也不是他的学生,是他的妻子。
以下是我摘录的这篇文字,原作为中文繁体。版权属于佩德罗.梅耶尔先生及香港《摄影杂志》。
今时今日,差不多每一个人都会拍照,而我亦经常被问及对这个现象的解读。这个问题本身有它的弦外之音,有人认为,摄影由以往被视为一项需要精雕细琢的、独特的艺术,转化为现今普遍的、人人可触及的日用品,可是大部分人拍得照片素质也不佳。
我对这问题的答案一直也没有变,就说跟十年前比较,现在会拍照的人多了很多,我对这个现象再欢迎不过。让我这样说明:如果我们讨论的是文字读写能力,相信没有一个人反对一个国家要尽能力让其国民拥有文字读写能力。事实上全世界也知道,让自己的人民拥有对自己国家主要语言的读写能力相当重要。
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指望一个文盲可以一下子变成桂冠诗人,可是对于摄影,人们却有着类似想法,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昨天连相机都没未购买的人,今日最低限度也能拍到一张好照片,如果拍不到,我们更会因此而感到失望。
当我们在深入一点看,其实缺乏视觉“读写”能力跟缺乏文字读写能力是相同的,不过,随着相机越来越普及,而器材的价钱又大幅下降,拍摄的成本可谓接近于零,照片的数量与日俱增。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缺乏视觉“读写”能力的人,因为有能力拍照而拍照,而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了良好的视觉文化修养而拍照。
除此以外,今日的科技创造了非常聪明的相机,它们可以替摄影师作出大部分判断,由曝光以至构图上都能让初上手的摄影师只须按下快门,便讷能够拍出好的照片。这差不多像是一台能够把语音透过“咪高峰”(麦克风)诠译成书面文字的电脑一样。我们不能说使用这台电脑的人拥有读写能力,这个状况跟不懂得摄影的人透过相机拍到可观的照片一样。
摄影“入场费”下降了不少,这令到拍摄照片变得更加平民化。在这个基础上,可以令到每个人都能拍到满意的相片。这亦反映到,每每相片被拍下来,都不是摄影师心思透彻下作出果断拍摄的结果。毕竟闭路电视也记录影像,但我们不能够将之喻为摄影师的作品。
注:
佩德罗.梅耶尔
(Pedro Meyer Richheimer,1935- ),知名墨西哥摄影家,被誉为当代摄影界的代表之一,亦是数码摄影界的先驱。墨西哥摄影委员会的创办人兼主席,亦是拉丁美洲三个摄影研讨会的筹划人。1991年,他便以他的家族老照片和他拍摄的父母生活照片为素材,制作出版了世界第一代声像多媒体作品光盘《纪念照片》。佩德罗.梅耶尔于墨西哥,北美,以至欧洲多家著名学府和艺术机构担任讲师,并创办世界著名的Zone zero (零域)网站,发表有关摄影文章,组织摄影师和策划摄影展等工作,2010年成立Pedro Meyer基金,推动摄影。他的许多摄影作品,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博特博物馆、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多家国际重要机构收藏。
对于摄影艺术,佩德罗·梅耶尔有着自己的理念。他认为,以往即使是遵照严格的纪实原则所拍摄的照片,尽管记录下的是客观事物的原本形态的事实,但也只能达到瞬间时空的相对真实。而从摄影者自身对某个特定事物的印象看,结合他摄自该事物的若干连续瞬间时空的照片里的必要元素的合理集成,从而再创作出来的这种“新纪实意识”的影像,才是最能够充分体现和代表该特定事物之于摄影者真实感受的完整纪实摄影作品。因此,在自己的一些作品中,他将不同时空的人物组合在一起,随着异样的并列搭配之全新的蒙太奇理念组合,架构起形真而实幻的艺术照片的有意味形式。
发布日期:2011/2/22
注目礼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山东十人摄影展
|
微 信
Copyright©2000-2016 注目礼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