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 札记 | 留言 | 朋友 | 作者 | 检索 | 更新 |

 
请您留言:   >>填写留言
姓 名:    
电 话:  Email:
留 言: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生就是在探索和求进中不断慢慢丰富的,对吗.看了你现在的作品,真的让我有了很大感触.....真心的祝您更加成功 [2005/11/18 13:09:47]
回 复:
谢谢友的鼓励!
这次到淄博参加“山东十人摄影展”,感触颇深。似乎自己已经老了很多。在摄影的思想内容、和形式上,自己已经落后很多。正如您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还有很多的书要读,很长的路要走。

姓 名: 王守卫    
电 话:  Email:
留 言:
为摄影,到平遥、到淄博......
从淄博看完影展回来的路上,和沂蒙人谈了一路,很想和更多的摄友交流一下看法。舟浩第怎么想?
    坚持摄影之根本 固守自己之风格
  社会在变化,观念在变化,人在变化,摄影在变化。山东十人摄影展好像是山东摄影界乃至全国摄影届的一个“遵义会议”(因为有国内许多大师参加)。究竟今后的摄影之路该怎样走?在坚持中变化?还是在变化中坚持?相信每个摄影人有自己的想法。从淄博看完影展回来的路上,和沂蒙人谈了一路,很想和更多的摄友交流。
  一、关于摄影
  摄影是什么?就是拿照相机去摄,然后得到一个影。就像画画,拿画笔去画,然后得到一个美术作品。在这里,照相机和画笔都是一种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都有了自己的照相机,你摄、我摄、大家摄……或摄山水美景,陶冶情操;或摄儿女情长,留作纪念;或摄弱势群体,人文关怀;或摄所见所闻,抒发情感。然而,摄与摄不同,拍摄的内容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传播的载体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自然不同。对于专业、准专业的摄影工作者和摄影高烧友,摄影的道路该怎样走呢?
  二、摄影的分类和流派(或风格)
  可以肯定地说,摄影和文学、绘画等一样,有着不同的分类,或按用途分类,或按内容分类,或按体裁分类,或按表现手法分类,前人、大师都已作过详细的描述和定义,这里不敢妄言。诚然,摄影也和文学、绘画一样,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或者风格。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树勇在山东十人摄影展中,以“次第分离,渐行渐远”为题,梳理和分析了山东的摄影状况,并定义为三次分离,笔者完全赞同。为了分析方便,笔者把这三次分离定义为情趣摄影时期、纪实摄影时期和观念摄影时期。近几年,在平遥摄影节中,日本、韩国的摄影家展出了一些观念类的作品。河南的部分摄影家也由前几届的纪实类,转变为近几届的观念类。山东的十人展中,观念类的作品又多于纪实类,并且几位纪实类大家也拿出了观念类的东西。观念摄影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那么,观念摄影真的到来了吗?观念摄影真的要代替其他的摄影方式吗?目前,要回答这一问题委实过早。因为观念摄影所创造出来的图像,能否像《白求恩大夫》、《回家路上的捡煤者》、《吹笛少年》、《匈牙利的吉普赛家庭》、《印度大干旱》、《智子和她的母亲》一样被大家所记住,并被感动和影响着,这要靠历史的冲刷和洗涤。
  三、关于观念摄影
  “观念摄影”一词是笔者根据刘树勇老师在山东十人摄影展中提到的第三次分离提出的,姑且把它当作图像第三次分离后的代名词。用刘老师的话说,“在这一方向上做的好,如黄磊、日越和冯琳。这类图像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运用摄影的技术手段和媒介材料,将现实世界物象完全内在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视觉符号,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意味或隐喻性的符号,构成一个非现实的空间氛围,从而宣泄一己独有的内在情绪。因为这种隐喻性和象征性,这些图像失去了与现实事物的明确对应性。它弱化了图像的指识性和叙事性,表意暧昧、多歧义、含混不定。它只是自己内在表达的需要而存在,所以很少谋求他人的知解,缺乏放于公共平台上进行展示交流的可能性。”这类图像为什么在二十一世纪初出现和流行,刘老师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其一,新一代人关注国家命运、个人负有过多民族社会责任的状态淡化,从而转向对于自身生存状态和内心觉受的关注。其二,这一代年轻摄影师的生存经验和视觉经验已经完全不同于前一代人。他们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与虚拟的现实世界作为同等空间来看待,有关“现实”和“真实”的概念已经死去,只有存在本身。所以度量这个存在的唯一尺度只有自己的内心,以自己的感受关注“虚拟现实”。由此看出,这就是新生代的观念摄影。“观念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流派和风格开始出现并要流行。”
  四、如何认识观念摄影
  不可抵挡的观念摄影出现了,是肯定?是否定?是扬?是弃?是跟风模仿?是全面扼杀?笔者相信,任何一个有思想的摄影者会有一个正确的处理方法。正如E时代来临,挡也挡不住。非典来临,想存也存不下。尽管这次刘老师策展山东十人摄影展有教唆和引导大家向观念摄影上转变之嫌疑,他在策展中把观念摄影安排的多,把纪实摄影安排的少,并且在策展的前言的最后一句中说:“以期引起山东摄影家、特别是青年摄影从业人员的广泛注意和新的尝试。”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它。就像摄影的出现,有人预言它要代替绘画;电视的出现,有人预言它要代替摄影,结果呢?新事物出现是正常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我们无可厚非,我们由衷高兴。但是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跟风。说白了,观念摄影顶多是摄影的一种流派或者风格,顶多把它和纪实摄影平行地分析和比较,就像绘画中的油画和国画,音乐中的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
  回顾中国的摄影历史,从歌功颂德的政治宣教,好不容易发展到人文关怀的纪实摄影,难道又要转变到指代不明、混沌不清的观念摄影?河南的部分摄影师从纪实摄影到开始尝试观念摄影,这是一种尝试,是一种进步。姜健是河南的,他变了吗?没有,他在坚持自己的风格。所以,大家不能盲从,要坚守自己的风格,让摄影百家争鸣,让摄影的大花园百花齐放。
  刘教授对图像的第三次分离有“这类图像为什么在二十一世纪初出现和流行”的说法,我看“出现”是好事,“流行”就未必是好事,就像流行穿唐装和流行感冒。从刘教授的剖析中,我们也可看出观念摄影的致命弱点和先天不足:一是它弱化了图像的指识性和叙事性,表意暧昧、多歧义、含混不定。二是它只是自己内在表达的需要而存在,很少谋求他人的知解,缺乏放于公共平台上进行展示交流的可能性。三是它无意于社会生活的记录表达,只关注自己的内心的表达。四是它缺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五是它关注的“虚拟世界”不是社会的主流,不能被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六是和文学、电影、电视、DV相比,用图像表达自己的内心,未必是好的表达方式。
  那么,摄影师应当怎样走好自己的摄影之路呢?笔者认为,那就是要抓住摄影的主要特征,发挥摄影记录、纪实的最大功能,突出“镜头无语,可胜千言;图像无言,余音绕梁”的最大特点,像作家一样,拿起照相机,运用摄影语言去写文章。为人间真情写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留真,为世间的一切真、善、美作注。
  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志之士来到了延安,但是他们表演的歌剧、芭蕾曲高和寡,老百姓不明白、不喜欢,一度迷茫。毛泽东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做人民大众的文艺。后来就有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篇篇老百姓喜欢的“山药蛋”派文章。我们广大摄影工作者不关注社会的时弊,不关注群众的痛苦,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呻吟吗?
  山东十人摄影展中,李百军《每天》中的图像,让我们看到了目前老百姓的生存生活状况,它为子孙后代提供了研究二十一世纪初老百姓生存生活状况的可参考性文本。宁舟浩的《衰落的京剧》,也为我们的子子孙孙研究二十一世纪初京剧的发展和衰落提供了祥实的资料。其他图像中那些狗们、猫们能为子子孙孙的研究提供什么帮助呢?对了,研究那些拿相机的爷们是怎么玩摄影的。
  凡是地域的就是民族的,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山东的摄影师们,包括中国各地的摄影师,不要被个别媒体、大师、大家所诱导和迷惑,坚持摄影之根本,固守自己之风格,在前进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让各地摄影百花齐放,各派摄影争奇斗艳,让历史来评判,让子孙来评说。
  如果说北京的黑明、云南的吴家林、深圳的杨延康都玩开了观念摄影,如果说新闻摄影不存在了,被观念摄影所取代,我就不玩摄影了。
[2005/11/15 22:10:47]
回 复:
王老师辛苦!
容我慢慢读完……
容我细细想想……

姓 名: 衣穿江风冷    
电 话:  Email:
留 言:
非夫人之働而谁为 [2005/11/15 15:18:53]
回 复:
衣穿江风冷在考我古文了:(
说实话,没大看懂。劳驾您抽空指教一二。谢谢:)

姓 名: 陈中文    
电 话: 13365336839  Email: czw1966@163.com
留 言:
你好舟浩,扬明说你要展览的花絮,我没有拍多少,但是火烈鸟有不少,在纪实栏目里面,你把它们转过去就行,只是别忘了署名照片的出处,和王明就行,他们随后都会贴出来的,请查看!顺便说一声几十栏目的班主是我,文子http://www.huolieniao.net/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30&ID=240326 [2005/11/14 20:17:05]
回 复:
陈老师好!您辛苦了。
我现在正在整理12日下午和晚上的录音资料。因为是没有录音经验,录音笔设置错误,录音效果很差,所以想起您的DV,估计效果要好的多。
还有,我需要一张展览服务人员的照片,合影或者单照都可以。我 打算发在我们的网站上,以表示感谢。
再次感谢!

姓 名: 曲水    
电 话:  Email:
留 言:
这两天估计你累得不轻,好好休息。收获很大,也让你费心了,等歇过来了就到我这边来。
另我在大众网论坛的影友沙龙上发了点感言与花絮,摄郎哥给置了顶,其中有您的两张,“深夜拷盘”的那张可能还不错,如需要我会发原片给您。
谢谢舟浩。 [2005/11/14 16:36:33]
回 复:
呵呵!谢谢大哥了!
我这几天准备着手整理录音资料。等完毕后贴上去。谢谢!
我马上去看。

姓 名: 翁伟    
电 话: 13853342958  Email: wjw.732@126.com
留 言:
震撼!
社会需要关注老年人。
你的相机没有白买,反映的到位。 [2005/11/10 18:29:48]
回 复:
谢谢您的鼓励!明年俺还要买相机:)

姓 名: 嘉子    
电 话: 13632675593  Email: blog.f-s.cn
留 言:
浩子,我博客里的摄影专栏已经开了,先放了些以前的照片上去,有些是大学的,你去看看有意思不?呵呵。从专业的角度看会有很多的毛病,但正如你说,生活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拍摄和写作灵感的源泉。看得出来我用心去做的就OK,呵呵。把你的手机号码发到我的手机上,常联系。嘉子。 [2005/11/10 14:31:19]
回 复:
哈哈!说干就干呀!!
常联络。明年见!

姓 名: 杜江涛    
电 话: 0536-8868106  Email: lovemac@sina.com
留 言:
大哥,我是李目勺,好久不来,还挺热闹的.
最近玩心太重,对lomo感了兴趣,那是个什么东西? lomo相机那一款比较好,给点意见,也让兄弟耍的专业一些,呵呵.
[2005/11/10 13:53:44]
回 复:
对不起,竟然落下了木勺兄的留言。当除济南南郊一别,不知道木勺贤弟是否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拍LOMO当然是用LOMO牌相机了,因为正是当年有了独联体(记不得是前苏联的哪个加盟共和国)产的间谍LOMO相机才有了现在的LOMO摄影!
就是这个:
http://www.beijinglt.com/lp/shop_ys_info.asp?id=100039&user=20020315274849
其实LOMO只是个形式,用什么相机也无所谓,LOMO也更无所谓“专业”,只要依照自己的感觉带上相机上路即可……
多联系呀!

姓 名: 嘉子    
电 话: 13632675593  Email: blog.f-s.cn
留 言: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巴金

对于摄影,我想师从于你,这个徒弟收不?我想在我的BLOG上开一个摄影图片专栏,把我觉得还行的照片放上去,务必多多赐教阿!浩子。

我写BLOG的时候与你深有同感。我没有浮华的文字,因修养不够,就是心灵的直白。我在努力做到言行一致,心行一致,言心一致。上面巴老的话,想与你共勉!

最后,迷茫不可怕,他只是人生列车上你打的一个盹,请务必坚持前行,因为至少你会感觉到快乐。嘉子。 [2005/11/9 15:26:29]
回 复:
哈哈!
嘉兄弟!老师真是不敢当呀!正如你所体会的那样:生活才是我们的老师。
你的《卿本嘉人》网站俺经常访问,很多文字也深深打动了我,我很喜欢。在你的BLOG上开一个摄影图片专栏是个好主意,因为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讲,摄影或者说图像语言有其天生的长处,某些时候是文字难以表达的。
写字是个梳理思想的好办法,也是个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好办法。最近事情太多,工作上的事情,家庭的事情,拍照的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真正是难以把自己放在桌前冷静个把小时,可怕吧?!“札记”也很有些日子疏于整理,几近荒废,看着你的《卿本嘉人》间或一两日便有新作问世,佩服你的定力和敏锐的感知,着实惭愧。
面对纷杂的世界,让我们以车而尼.雪夫的话共勉:
“未来是光明而美好的,爱她吧,为她努力,向她突进,努力使她成为现实。”

姓 名: 景广平    
电 话:  Email:
留 言:
我还有一张照片,想发到咱网上去,怎么给你? [2005/11/8 16:48:27]
回 复:
好呀!热情服务!
直接发我的信箱NPS@263.NET或者LEICA@SOHU.COM。

共有289条记录,分29页,当前页18,每页显示10条记录 7[16] [17] [18] [19] [20]8  
     
 
注目礼 |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山东十人摄影展|
微 信
 
   
Copyright©2000-2016 注目礼 All Rights Reserved.